胡正隆总集博客http://huzhenglong38.blog.163.com/第1098号文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发
酱-酱油的常识总汇(摘转·)
酱油俗称豉油,主要由大豆、淀粉、小麦、食盐经过制油、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。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,除食盐的成分外,还有多种氨基酸、糖类、有机酸、色素及香料等成分。以咸味为主,亦有鲜味、香味等。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,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。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。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:老抽较咸,用于提色;生抽用于提鲜。
做菜什么时候放酱油好?-百度一搜集成搜索
正常的酱油具有鲜艳的红褐色,体态澄清,无悬浮物及沉淀。另外,摇动时会起很多泡沫,并不易散去,但酱油仍澄清、无沉淀、无浮膜、比较黏稠。优质酱油应具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味,味道鲜美、醇厚、咸淡适口,无异味。消费者在日常烹调中应注意:
1.最好在菜肴将出锅前加入酱油,略炒煮后即出锅,因为酱油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,这样可以避免锅内的高温破坏氨基酸,使营养价值受到破坏,而且酱油中的糖分也不会焦化变酸。
2.为有效防止酱油发霉长白膜,可以采用往酱油中滴几滴食油、放几瓣去皮大蒜或滴几滴白酒等方法。
3.烹调酱油不要用作佐餐凉拌用。
主持人:袁教授您好!我们都知道,做菜时如果没有调料,再好的原料也变不成佳肴。您能介绍一下,家庭必备的调料有几种吗?
袁旭:调料的种类很多,家庭厨房中,酱油、醋和盐是必备的。除此之外,常见的调料还有花椒、大料、鸡精、味精、料酒、糖等,但这些不是每餐必用的。
主持人:做菜时放点酱油,除了可以改变菜的色泽外,还有其他作用吗?每次放多少合适呢?
袁旭:传统的酱油主要由大豆、淀粉、小麦、食盐等经过一系列程序酿制而成。酱油的成分,除食盐外,还含多种氨基酸、糖类、有机酸、色素及香料。大豆制品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,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,可降低人体胆固醇,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,并能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。
每次做菜放10毫升-30毫升酱油即可。
主持人:买何种酱油较好呢?
袁旭:目前,市场上的酱油有酿造酱油、配制酱油和勾兑酱油三种。“酿造酱油”由于其原料成本高、酿制时间长,价格稍高一些,一般名牌产品要8元左右,非名牌小厂的产品也要5元左右。“配制酱油”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,与动物蛋白水解液、食品添加剂等配制,形成液体调味品。这种制法成本相对低一些,价格较便宜。“勾兑酱油”就是用盐、焦糖、味精和水勾兑而成,更有甚者使用工业盐、水和毛发水解成酱油。
所以,选酱油时,最好选择酿造酱油。
更多见:
评论